《中国药典》(2025 年版)编制大纲
根据《药品管理法》《疫苗管理法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,为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》《“十四五”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》,做好《中国药典》2025 年版编制工作,切实提高药品质量, 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,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,制定本大纲。
第一章 总 纲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践行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 共享的发展理念,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,以完善药品标准工作机制为抓手,保安全守底线、促发展追高线,对标国际先进标准,不断完善以《中国药典》为核心的药品标准体系,持续提升《中国药典》整体水平,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。
二、基本原则
(一)坚持提高药品质量,保护公众健康
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将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、质量可控作为药典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
(二)坚持立足中国国情,强化引领导向
统筹兼顾医药产业和药品监管工作的发展实际,充分考虑研制、生产、流通及使用等各环节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,提升《中国药典》的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实用性和规范性,强化《中国药典》的引领和导向作用。
(三)坚持全面深化改革,推进创新驱动
深化药品监管制度改革,以改革促进创新,推进新药研制、标准提高和产业发展一体化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,鼓励质控技术、检 测方法创新,促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的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;以 管理创新为抓手,坚持“放、管、服”相结合,健全完善药品标准 形成机制,形成良性互动、信息共享、协同推进的新局面。
(四)坚持强化技术支撑,服务监督管理
围绕药品监管制度改革中心工作,健全完善《中国药典》与药品审评审批、药品检验、药品评价等工作以及药品监管科学等重点研究项目的联动机制,协同推进,形成合力,不断提高药品质量控制水平,促进监管能力水平提升。
(五)坚持扩大开放共享,促进国际协调
推进《中国药典》编制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,鼓励支持社会 各界加大药品标准工作投入。拓展全球视野,借鉴国际经验,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,主动开展国际标准协调,提升我国在全球药品 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。
三、主要任务
到 2025 年,全面完成新版《中国药典》编制工作。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标准进一步完善,化学药品、生物制品、药用辅料和药包材标准达到或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药品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。
(一)适度增加药典品种收载范围
坚持临床常用、疗效确切、使用安全、工艺成熟、质量可控的原则,结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调整情况,继续扩大目录品种覆盖率,及时纳入创新药品,满足临床用药需求, 提升公众满意度和获得感。按照《“十四五”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》的总体部署,继续开展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。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 完成制修订《中国药典》标准 1370 个,包括中药民族药标准 600 个(新增 100 个、修订 500个),化学药品标准500个(新增100个、 修订400个),生物制品标准90个(新增10个、修订80个),药用辅料和药包材标准100个(新增40个、修订60个),通用技术要求80个。
(二)提升药品标准整体水平
进一步扩大现代成熟分析技术的应用,提高检测的专属性、准确性和稳定性。进一步提高药品安全性、有效性保障,加强专属性强的检测方法及标准限度的制定,强化高风险品种安全性控制指标, 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。继续秉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、可持续发展等绿色标准理念,原则上不再新增含濒危野生物种的中药品 种,鼓励毒性溶剂的替代使用,探索采用体外方法替代动物实验方法。 加快医药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,填补空白,补齐短板,全面提升药 品标准整体水平。
(三)健全药品标准体系
进一步体现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,结合中药、化学药、生物制品各类药品特性,通过完善药典凡例以及相关通用技术要求,将质量控制关口前移,强化药品生产源头控制。加强药品研发、生产、 流通、使用、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。为鼓励创新药 审评、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以及关联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 提供技术支撑。
(四)完善药品标准形成机制
充分发挥政府在标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,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,支持鼓励上市许可持有人、科研院所、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标准工作,明确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,及时回应业界及社会关切,努力构建政府主导、企业主体、社会参与的药品标准工作新格局。
(五)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
紧密跟踪国际药品标准发展趋势,开展国内外药品标准比对研究,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,主动参与国际间标准协调与互认,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。培育推动我国优势、特色药品标准成为国际标准。积极稳妥推进 ICH 指导原则在《中国药典》的转化实施,不断提升我国药品标准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。
(六)加快药品标准信息化建设
推进《中国药典》数字化和网络化,提高药品标准服务水平。 加快药品标准信息平台建设,推进各类标准协调共享,实现标准发布、查询、检索、分析、研究、维护的自动化和网络化,实现标准实时更新、 动态管理,为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、准确、便捷的信息服务。
.......